2019年11月14日下午,由芬兰大使馆和欧洲森林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中欧林业生物经济研讨会”在芬兰大使馆官邸举行。
循环生物经济是中国“国家生态文明改革总体规划”和2030年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国家承诺的重点方向。近年来,在中欧领导人年度峰会上,绿色增长、低碳发展、循环经济始终是会议重要议题。在2018年中欧领导人峰会上,中欧双方重申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并通过了《中欧领导人关于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的声明》。该声明加强了2018—2023年间,中欧双方在低碳、气候适应型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发展方面的合作。此外,2018年7月,中欧联合签署了一份关于循环经济合作共识的备忘录。总的来说,中国在气候政策中的作用,以及由此在生物经济中的作用都有所增强。
本次研讨会由欧洲森林研究所战略顾问、芬兰前首相esko aho主持并致欢迎辞,对与会嘉宾和听众的到来表示感谢。
芬兰驻中国大使馆大使jarno syrjälä、欧洲森林研究所主任marc palahí和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分别进行了致辞。
欧洲森林研究所副主任lauri hetemäki介绍了欧洲的循环生物经济情况。他提到,循环生物经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是相辅相成、无法分割的。欧洲循环生物经济不仅包括产品还包括产品链上的服务,同时要明确生物循环经济不是目标而是工具。2017年中国在欧洲生物经济方面的相关投资约占中国对欧总投资的50%(其中,能源方面占28%,农业和食品方面占11%,基础材料方面占9%,医疗和生物技术方面占2%)。中国对欧洲生物经济的投资预计在未来十年将继续激增。
欧洲森林研究所、中欧林业生物经济资深专家陈晓倩介绍了中国的循环生物经济情况。她提到,迄今为止,中国在特定领域已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混凝土、钢铁、煤炭、纸和纸板以及基于石化燃料的聚酯纤维和塑料(pvc)等产品,并已制定了严格的国家目标以减少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到2030年和2050年将非化石能源的占比分别增加到20%和50%。为了实现上述宏伟目标,中国迫切需要专有知识、技术、产品和政策以实现低碳经济以及气候适应型循环生物经济;这将在未来几十年为欧洲生物经济部门提供巨大的市场机会。
论坛讨论环节邀请到了欧盟驻北京代表团科学专员vojko bratina,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胡柯华,upm副总裁stefan sundman,宜家采购及物流东亚区经理台雯,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吴盛富,就中欧循环生物经济合作进行展望。几位嘉宾从生物经济、未来规划、资金缺口等角度探讨了中国和欧洲的生物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在讨论结束后,现场听众与嘉宾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反响热烈。
最后,esko aho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未来中国和欧洲要继续深化合作,促进循环生物经济的发展,达成更多共识。此次研讨会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赵晓一
咨询热线
0391-5688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