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用纸对应的下游是消费品,后者的增速直接影响包装用纸的需求。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紧随其后的几年里,商品出口快速增加促使包装需求猛增,使得中国包装用纸领域里,不论是白纸板还是箱板瓦楞纸,都呈现飞速发展状态。然而最近的几年里,中国消费品出口增速下降,甚至有部分产品的产地从中国转移到了其他新兴市场,导致相应的出口商品包装用纸需求增速放缓。他以白板纸为例,这一纸种大量应用于鞋类和衬衣的包装,而现阶段这两类商品的生产线有很多已转移至东南亚,进而导致中国白板纸需求出现停滞甚至是负增长。
近两年箱板纸和瓦楞纸基本维持每年2%左右的增长,主要是受到国内网络购物的带动,快递业的飞速发展,极大激发了中低强度纸箱包装的需求。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4万亿元,同比增长32.1%,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2.4%,增速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15.8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箱板瓦楞纸的增长潜力还是巨大的,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能保持目前水平的增速。
尽管潜力巨大,曹振雷博士仍对中国包装用纸的现状表示担忧。以箱板瓦楞为代表的国内包装用纸普遍采用回收废纸为主要原料。他比喻,如果把行业画一个框,废纸就如同在这个框内反复打转,同时快递业的兴起缩短了纸箱的循环周期,纤维被反复利用,强度堪忧。 “我去过很多工厂,他们告诉我,最快的情况下生产出的成品纸只需45天就会被回收重新抄造。”
曹振雷博士分析,这意味着目前我国一年5000万吨左右的国内废纸回收量,是由远远少于这一数量的成品纸重复回收再利用得来的。如果在抄造的过程中不添加原生浆以增添纤维强度,那么包装用纸的质量也就难以保障,直接影响到包装内的产品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安全性,终端客户未来可能就会寻找其他包装材料作为代替品,而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造纸界的足够重视。
“我提出过一个“炒土豆丝”理论:第一遍炒,土豆丝是脆的;第二遍炒,勉强还能看见丝的形状;到了第三遍,就变成土豆泥了……造纸也同理,废纸反复抄造,纤维越来越碎。”很多纸厂为了增加纸的强度,大量加入淀粉,可这样生产出的包装纸被再次回收利用时就会增加污水处理的负荷。因而曹振雷认为,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纤维,即便是有最先进的造纸生产设备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017年四月,中国通过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曹振雷博士表示,如果真的禁止进口混合废纸,将会使再生纤维在质与量存在严重缺口的问题更快浮上台面。
对此他给出的意见是,“如果中国包装纸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添加10%-15%的原生浆,就能使这个框里行程良性循环”。但他同时强调,以目前中国包装用纸的体量粗略估计,这个比例意味着需要添加600-900万吨的本色原生浆,而全球何来如此庞大的供给量可能是下一步造纸行业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他提出,有远见的包装用纸生产企业,应该从纤维质量上着手,通过逐渐提高原生浆的比例提升产品质量,甚至考虑自身去开发原生浆的资源以保障纤维原料的供应。
责任编辑:仇
咨询热线
0391-5688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