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与“一带一路”结合,推进产业绿色生态发展道路-凯时88kb88

作者: 中国纸业网 阅读: 430 发布日期: 2017-06-23
信息摘要:


近年来,林业产业的绿色增长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将创新模式引入林业产业发展?如何将林业产业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谋求与沿线国家的共享共赢?

6月17日,首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论坛在湖南省益阳市举办。与会专家、学者从政策、金融、环境、军民融合等领域分享各自观点,为林业产业的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探索新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 引领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是对农业、工业文明的约束与完善。用生态文明中科学技术上的创新对农业、工业文明进行改造,实现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通过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资本的增值,能够更大地提升生态容量,使人类的农业、工业活动拥有更大规模。

今天的生态文明,应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构建一个完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畅通循环。在低消耗低排放、确保生态资本不断增值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新模式,更符合和谐发展要求。

我国森林提质增效潜力巨大。近年来,政府提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意在发挥森林生态多功能效益,扩大森林生态容量,解决我国森林质量与生态效率较低的局面。我国森林面积虽大,但单位蓄积量不到德国等林业发达国家的1/3,全国森林质量较好的占19%,生态功能较强的占13%,森林的碳汇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落实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森林结构调整,必将有效保障绿色发展理念的实施。

林业产业融入 “一带一路”建设

目前国家提出建立的“中巴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延伸,“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也是打造“中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在该项目的规划阶段,一些基础设施如电厂、输油管道、高速公路、铁路等施工可能会穿过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有关部门已开始讨论,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兼顾环境保护。另外,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的蒙内铁路修建过程中,线路穿过草原、国家公园等生态区,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也是深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视的原则。

林业领域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建设者和参与者,林业产业也要融入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中。创新林业合作模式,例如引入基金参与;作为林业与金融合作的重要手段,在项目投资方面,每个项目或可带动若干产业,使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合作还包括亚马孙森林的开发和利用,搭载卫星遥感、火警预测等系统,进行森林防火防盗工作。

“一带一路”为林业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林业产业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则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金融创新是 生态建设的利剑

绿色债券是绿色发展最突出的工具,中国正与欧洲开展合作,共同研究绿色债券的标准,包括绿色债券项目领域的界定、认证、项目评价及信息披露等。

银行业仍是金融支持中的主力军,已开展绿色项目贷款、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债务工具的使用等工作。中国人民银行近期研究发布绿色股票指数,编制绿色债券指数体系,在公共服务的绿色领域强制要求使用ppp模式开展金融支持。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背景下,林业经贸合作潜力巨大。事实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金融机构已经开始行动。已有9家中资银行在24个国家设立了62个分支机构,为在这些国家开展绿色合作提供基本组织保障。同时,推行ppp模式和绿色发展基金,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基础设施项目。

同时,我国也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生态建设实践经验,提供技术援助与支持。目前,我国与46个国家签署了81份林业合作协议,开展的合作包括与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热带珍贵树种高效培育,经济林树种育种加工及利用、竹产业等;与巴西签署了林业发展项目;与俄罗斯开展了密集的林业采伐和加工项目合作;中国森林认证体系与认证机构实现了互认。

ppp模式引领 林业合作新常态

近几年作为管理部门创新发展的重点事项,ppp模式是现代化发展方向上制度模式的创新。过去被认为只有政府自己实施的公路工程、基础设施、产业新城开发等建设项目,现在可以由政府和社会资本方、企业一起签订协议,以凯时k66会员登录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式来实施。

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1 1>3”式的绩效提升为特点,ppp模式给予一大批有意向与政府合作的民营企业一片发展的新天地。

未来几十年随着中国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需要投入巨资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各类硬件支撑养生养老、民生改善,ppp使政府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煤矿塌陷区恢复生态、植树造林,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打造特色小镇、养生园区等领域,为ppp模式助推林业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

在引领林业新常态的过程中,ppp模式可以规避项目风险,在实践中能将过剩产能转变为有效产能,实现选择性的有效投资。ppp创新不可避免,期待林业相关的ppp模式在我国得到更好地应用,并将经验对接到“一带一路”上去。

林业产业 推动军民融合

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新形势下必将开创林业领域军民融合新局面。

国家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支持建设生态林区,也需要地方资源和技术等参与进来。对于林业企业来讲,这是一个有巨大需求的隐形市场,军地融合一定会产生很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

林业产业参与军民融合大有可为。首先,政策要融入。当前我国正在加紧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制度。林业系统也正在着手健全政策法规,着力提升林业建设的制度化、法制化水平。

其次,技术要融入。军队要积极吸纳、推广林业系统先进科技成果,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技术的军民共享,充分利用国家、地方、国外的技术资源和管理人员,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依托地方各类院校、科研和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搞好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再次,创新要融入。推动林业系统与军民建设深度融合需要大力改革创新。当前林业产业正通过改革实现转型升级,正在推动机制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要把这一系列创新制度积极引入军民融合领域,在生态和林业建设上,建立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的机制,拓展军民融合的模式和途径,可以考虑在重大生态工程、生态扶贫、森林防火等领域与部队营区搞好军民融合试点,树立典型,总结推广经验,不断为推进林业产业、参与军民融合探索新路子。

在军民共同努力下,军民融合定会为林业产业注入新动力、提供新机遇,实现林业建设新发展。

责任编辑:仇

咨询热线

0391-568888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