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国2016:空气质量改善 指标有喜有忧-凯时88kb88

作者: 中国纸业网 阅读: 416 发布日期: 2016-08-26
信息摘要:


2015 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实施的第三年,绝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pm2.5 超标的情况仍普遍存在,一些区域还面临臭氧污染加剧的问题。

以上是亚洲清洁空气中心8月22日发布的《大气中国 2016: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提出的结论。

这一报告为系列报告“大气中国: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的第二期,涵盖 2015 年 161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即第二阶段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国家、三区(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与 161 个城市的治理政策与措施的计划与进展;上海及深圳在工业燃煤锅炉及 vocs 治理方面的经验梳理等内容。

■分析

京津冀超标最重,珠三角改善最快

2015 年,我国城市的空气质量较前一年整体有所改善。在6项污染物中,74 个城市的 pm2.5、pm10、so2、no2 年均浓度相对 2014 年总体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 14.1%、11.4%、21.9%、7.1%,co 年均浓度与 2014 年持平,so2、no2、co、o3 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然而,城市空气质量超标情况依然普遍,特别是冬季重度污染频发。2015 年,报告覆盖的 161 个城市的平均超标天数为 99 天,其中 74 个重点城市的平均超标天数为 105 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山西、山东、内蒙古、河南)仍是全国空气超标最严重、重污染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161 个城市中超标天数最多的前 20 个城市全部集中在这一区域,且这一区域内 70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发生 1710 天(次)重度及以上污染,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 154 次。

以pm2.5和pm10为评价指标,对比 161 个城市发布的 2015 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90%的城市均实现了目标。

从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来看,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在重点区域中改善幅度最大,并已率先达标;中西部及河北省部分城市表现优异,pm2.5 年均浓度下降幅度达 20%及以上,包括荆州、宜昌、柳州、桂林、西宁、株洲、西安、合肥、攀枝花、秦皇岛、沧州、石家庄、邯郸、邢台。

不过,还有8个城市未完成 2015 年pm2.5或者是pm10的改善目标任务,包括郑州、三门峡、焦作、枣庄、日照、营口、长春、廊坊。其中,郑州、焦作不仅没有完成 2015 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pm2.5 年均浓度相比 2014 年,还升高了 9%,而营口更是出现高达 23%的大幅反弹。

此外,还有一些城市空气质量较差且改善幅度低于 5%,包括三门峡、枣庄、济南、德州、哈尔滨、沈阳、长春、自贡。

pm2.5 仍是大部分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特别是首批开展监测的 74 个重点城市,pm2.5 年均浓度仍显著高于国家二级标准,整体均值达到标准值(35 μg/m3)的 1.5 倍。

同时,臭氧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74 个重点城市年均浓度继续上升,上升比例为 3.4%,达标城市比例继续下降,下降比例为 5.4%。在京津冀地区,臭氧成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已超过 pm10,仅次于 pm2.5;在长三角地区,臭氧成为唯一不降反升的污染物。

■评估

五大措施发挥实效,部分领域取得突破

空气质量改善离不开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离不开防治工作的持续推进。2015 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在燃煤污染控制、vocs 治理、港口船舶污染控制、重点区域协同推进污染治理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提前完成《大气十条》控煤目标

针对燃煤污染的治理,延续了总量控制和清洁利用的“组合拳”形式,北京、上海等城市则主要采取淘汰工业燃煤锅炉等结构性措施,逐步实现“去煤化”。

2015 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稳中略增(上升 0.9%),煤炭消费占比64.0%,较 2014 年下降 3.7%,提前完成了《大气十条》提出的 2017 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 65%以下的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全国安装脱硫设施的煤电机组由 5.3 亿千瓦增加到 8.9 亿千瓦,安装率由 83%增加到 99%以上;安装脱硝设施的煤电机组由 0.8 亿千瓦增加到 8.3 亿千瓦,安装率由 12%增加到 92%。

咨询热线

0391-5688887
网站地图